半岛·体育(BOB SPORTS)官方网站-2024 European Cup

学生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园地 > 正文

观古鉴今,薪火相传 | 阚红柳老师受邀为港澳学子举办清代皇家园林研究学术沙龙(畅春园方面)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3-10-20 12:10 阅读量:

10月20日上午,第六届“港澳学子读史知行计划”研习营特别邀请到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清史所副教授阚红柳老师,在人文楼300会议室举办清代皇家园林研究学术沙龙(畅春园方面)。

阚老师开篇介绍了京城西北郊的皇家园林——三山五园的大致情况。其中规模最小的畅春园,正是清代园居理政的滥觞之地。清代皇帝注重祖宗家法,不仅在治国理念上承袭前朝皇帝,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遵守祖宗之道,康熙帝久居畅春园,开启了清代皇帝园居理政的传统,对其后诸帝的理政观念和政务处理环节产生了重要影响,堪称“三山五园第一园”。

随后,阚老师从“宁神怡性的生活空间”、“避喧听政的政务场所”、“稽古右文的文化殿堂”、“一宫多苑的城市布局”四个方面阐述了康熙皇帝赋予畅春园的职能,从中分析康熙皇帝的园林观。

清代以前,皇帝营建园林多被视为“多欲”、“奢靡”之举,对此,康熙帝亲撰《畅春园记》明确建园宗旨,同时通过相应措施阐明园居的必要性、可行性与正面意义,如尽量减少工役、陆续缓建、精简人员、压缩花费,强调畅春园颐养身心、乐享天伦、田园渔猎的功能,与前朝放纵享乐的园居生活相切割。阚老师着重介绍了康熙帝在畅春园的兴建、扩建乃至日常管理中体现的崇俭戒奢理念,这种节俭建园的原则也成为此后清代诸帝需要恪守的祖宗家法,也成为清代皇家园林兴建的典范。

除供帝王宁神怡性之外,畅春园还有作为理政空间的重要政治功用。阚老师认为,畅春园最终成为仅次于紫禁城的政治中心,皆因康熙帝“园居而不费政事”。康熙帝在畅春园园内处理的政事种类繁多,包括臣僚觐见、任免官员、庶吉士散馆、阅试武举骑射、赐宴蒙古王公大臣、接见外国使节等,其中尤以民族事务以及对外事务为重。从康熙帝居畅春园理政起,园林的政治功能逐步得到清代政治制度、官僚系统层面的高度配合和体认,进而成为王朝盛衰的象征。

畅春园也是康熙帝推行“崇儒重道、稽古右文、满汉一体”文化政策的殿堂。康熙帝试图将个人文化修养提升与王朝文化建设相结合,借修建畅春园融入其时文人雅士的建园热潮,又借助园林营造的自然空间加强与汉臣的互动,实现“满汉和谐”的追求。阚老师在此提及学员们下午的颐和园行程,希望学员们借此机会,体会园林柔化思维、沟通感情的特殊作用,更好地理解园林的文化功能。

最后,阚老师介绍了清代一宫多苑的城市布局。畅春园的兴建以及康熙帝的园居理政,为清代北京一宫多苑的地理格局和政治格局奠定根基,此后,宫苑二元理政模式得到清代诸帝的认同和传承。皇家园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诸方面的辐射效应亦日益显现,进而成为清代北京城市和文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师生交流环节,阚老师详细回答了研习营学员关于清代皇家园林制度体系、文化内涵、时代背景、财政支撑等方面的疑问,展示了清代皇家园林的更多侧面。本环节结束后,罗永生老师代表研习营学员们送上礼物,感谢阚老师的精彩分享。







通过阚老师生动精彩的介绍,学员们充分了解了康熙帝的园林观,对清代皇家园林的多元历史功能和重要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沙龙在掌声中顺利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