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BOB SPORTS)官方网站-2024 European Cup

学生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园地 > 正文

云中圣境·天下大同 | “明德薪火”历史文化遗产守护人计划学员赴山西大同考察调研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1-31 18:01 阅读量:

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 “明德薪火”历史文化遗产守护人计划立足于我校厚重人才培养计划,旨在为优秀的本科学生搭建知行合一的成长成才平台,帮助学生砥砺“批判-反思-创新”式的历史思维方式,训练“读史-知史-用史”的实践应用能力,塑造“保护-传承-创新”的文明关怀意识,将人文精神薪火相传。“明德薪火”第二期围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新生”主题,开展文化讲座、实地考察、考古实践、专项调研四大板块活动。

本期为“明德薪火·京外考察”系列展示第一期,带你走进“云中圣境·天下大同”!

2023年8月,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明德薪火”历史文化遗产守护人计划第二期第四小组学员抵达大同,对大同当地的历史遗产进行考察。

3日下午,小组抵达东方佛教的最早圣地——云冈石窟。小组成员首先参观了位于景区西侧的云冈石窟博物馆,了解了云冈石窟的历史背景、开凿过程、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和保护现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博物馆展示了云冈石窟的三维模型、数字影像、文物实物、复制品等,形象地展现了云冈石窟的全貌和细节。小组成员进入互动体验区,通过触摸屏、VR眼镜等方式,亲身感受云冈石窟的神奇魅力。在博物馆的影厅里,组员们集体观看云冈石窟影片,重点了解了云冈石窟东部20窟的基本情况,对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和石刻艺术的魅力有了初步认识。

出博物馆后,小组成员前往考察云冈石窟的核心区域,即东部的1-20号窟。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第20号窟,即著名的“昙曜五窟”之一其主佛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佛像胸以上部位保存较完整,脸型丰满圆润,双耳垂肩,双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饰精美,刚健雄浑,是云冈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除此之外,小组参观了东部的其他洞窟,并惊叹于云冈石窟中文化的交融。具有典型西方人特征的迦叶造像、兼有中外纹样和建筑风格石窟无一不是中外文化融合激荡的见证者。通过这次考察,小组成员深刻地感受到了云冈石窟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对中国的佛教文化和石窟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8月4日上午,小组抵达大同之行的第二站恒山。恒山作为“五岳”之一,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之美誉。除了壮丽的风景之外,恒山凭借着险峻山势和特殊地理位置,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自然也成了文化交融之所,形成了众多历史宗教文化遗迹,如悬空寺、恒宗庙等。小组抵达时,正值清早,空山雨后,云雾缭绕,轻烟曼妙,恍若仙境。

小组成员参访位于恒山翠屏峰峭壁上的悬空寺。顾名思义,寺庙建造在距离地面60多米的悬崖之上,远远望去,似乎只有立木支撑,如同“悬挂”在悬崖之上。寺庙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金、明、清三代均曾重修,是恒山最富盛名的古建筑群之一。小组学员通过近距离地观察,学习了解悬空寺悬而不倒的原因。

从侧面看,悬空寺所在的位置恰好是翠屏峰的最凹处, 能够避开山上滚落的岩石。同样,上面的岩石既可挡雨, 又可防晒。更重要的是古人利用峭壁的自然形状,将通常平面建筑的布局和形制巧妙地建造在立体空间中。立木的落点作用各不相同,有的支撑栈道,有的平衡殿宇楼阁的高低,共同构成一个支撑系统。这种古代建筑中寻常的横梁加立木的支撑方式却被精妙地运用在悬崖上,让组员不禁感慨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8月4日下午,小组成员转场至应县木塔。通过参访我们了解到,木塔的建造始于北魏时期,但如今的木塔则为辽代的样貌。在晴空万里下,应县木塔仿佛熠熠生辉,将古建筑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刘敦桢先生曾言,“这座木塔不但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而且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塔的造型和结构达到了较高水平,说明这时期——或者更早,中国木构建筑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但从参观体验来说,整个景区范围小,又无法上楼观景,配套设施极度缺乏,像普通的市民广场,而园内大部分游客也仅仅是在塔下拍几张游客照就匆匆离开。景区内对于木塔的历史渊源、建筑艺术介绍寥寥,让游客们除了“好看”之外不明所以,可见应县木塔的文物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宣传。

8月5日上午,小组成员来到大同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展陈的文物,主要以大同历史文化的地域特色为主线,着重反映本地区民族融合的发展历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繁荣,再现各民族共同生活、相互促进、和谐共存的生活景象,充分体现“民族融合+地域文化”的特色。小组成员依次参观了《代地沧桑》《北魏平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等主要展区,除此外,还参观了钱币、茶叶等专题展厅和临时展厅。最后到地下一层体验了面向游客的互动区,5D影院和富有文化特色的娱乐项目令人难以忘怀。

大同市博物馆的展陈中有两大亮点:充满了艺术感的“金字塔”与“文物阵”,既展现了鲜活的历史文物光彩,又弘扬了边关重镇的雄宏气势。




通过对文物古迹的实地走访考察:组员走进历史现场,看到典籍文献中的记载都变得鲜活立体。同样,作为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组员同样看到了真正的历史的缺失:一方面,“魏都平城”是大同文旅宣传的重点与亮点,但由于北魏年代久远、遗迹较少,因此这样的宣传更多的流于口号而未见实质,被视作北魏历史载体的大同究竟怎样体现了北魏历史?且相比秦汉、唐宋,北魏历史并没有那么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外来游客常常听的一头雾水,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北魏是什么”“冯太后是谁”,最后听得一耳朵轶闻野史。与北京、南京、西安等建设更加成熟、完善的古都相比,大同文旅建设的历史面向仍待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