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BOB SPORTS)官方网站-2024 European Cup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学刊与丛书 > 学术丛书 > 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 > 正文

海青:“自杀时代”的来临?——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知识群体的激烈行为和价值选择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3-11-16 12:11 阅读量: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2010年8月1日)

特色及评论

     2006年秋天,我应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邀请到中文系作短期讲课。我的讲课共为八次。六次为演讲性质,各从“抒情”与中国现代性话语的主题,如启蒙、革命、国族、时间/历史以及创作主体等,做出观察。另外两次则为座谈,范围包罗较广。我所援引的范例有“五四”到当代以来的主要作家,也有海外文学的佼佼者。而我所讨论的文类,除了”抒情”表述的主要形式诗歌之外,也尝试了如小说、散文、戏剧、甚至音乐。我深深明白这一课题的难度,因此采取大题小作的方式,以实例切入,意在引起更多的论辩,而未必做出任何总结。

    我另外写出《“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现代性》作为序论,一方面补足课堂上未能顾及的背景和论式,一方面也试对同学们的提问作出较有体系的回答。我以为对“抒情传统“的重新叩问,正是我们对中国文学何所来、何所去的反省,也是对一“有情”的历史的召唤。

    这次在北大讲课身临其境,得到学生们热烈的反响和挑战,让我受益极大。参与座谈的刘东教授、吴晓东教授、许子东教授等各从不同面向对当代文学和汉学研究提出批评,使我们的讨论真正成为一个”众声喧哗”的场合。

  王德威


内容简介
     在现代理性的考量下,“死”相对于“生”没有任何优先价值可言,自杀只能是一种“短见”,而历史中的人们却曾面临“死亡”易、“自杀”难的处境。生死成为话题,经常在混乱年代或鼎革之际出现。本书探讨清末到五四时代知识群体对暗杀、自杀、好杀等时代问题的讨论以及就生死、自我、爱情、伦理等生命基本问题形成的意见与想象。对问题的论述围绕激烈行为、死亡事件和物个案展开,尽力追溯事件、舆论和人物思想所关联的时代信息,从中观察自我价值在中国现代革命进程中的生成和消解过程,这也是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形态和路径选择的一种解说。

作者简介
     海青,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著散见于《新社会史》、《新史学》、《史林》、《读书》、《开放时代》、《社会学家茶座》等。

目录

上篇 新青年:生命价值的重新解析
 
第一章 自杀和暗杀:个人价值及社会理想
  “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
  “英雄”还是“烈士”
  “国家与我”
 
第二章“五四”:青年的牺牲
  青年之死
  “过激”:不可以吗?
  “风流云散”
 
第三章 “自杀时代”的奋斗
  林德扬和他的“五四”
  职业革命家的过去和现在
  “新青年”的人生观
  小结苦难与牺牲的社会意义

中篇 新女性:爱与死之传奇
 
第四章 离家:激烈言论氛围的生成与女性气质的再塑造
  性别倒置的女性体验:秋瑾的 个案
  可怕的“家”:三篇传记中的一个故事
  “独立”途中的变奏
 
第五章 情迷:男性意义世界中的女性价值变迁
  男性视野中的“妇女解放”  《妇女杂志》
   改蛮风格的个案
“使君有妇”:情迷”之人格理想与伦理现实

第六章 伤逝:关于爱情的三种叙事
新旧?  贞操迷思
真假?  恋爱对手
情死:浪漫的魅影
小结女性特质的政治内涵

下篇 知识分子:“自我”的萌现与消解
第七章 朱谦之:“自杀”与“自我”
早年经历中的“自杀”与革命
回忆中的“我”
“物质”与“虚无”

第八章 《多余的话》与瞿秋白躯体的历史意象
躯体的意象
“病人”自述
小结“我”与革命
结语 始于自杀,终于“自我”
参考文献
后记

文章节选

     《"自杀时代"的来临?: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知识群体的激烈行为和价值选择》探讨清末到五四时代知识群体对暗杀、自杀、好杀等时代问题的讨论以及就生死、自我、爱情、伦理等生命基本问题形成的意见与想象。对问题的论述围绕激烈行为、死亡事件和人物个案展开,尽力追溯事件、舆论和人物思想所关联的时代信息,从中观察自我价值在中国现代革命进程中的生成和消解过程,这也是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形态和路径选择的一种解说。在现代理性的考量下,“死”相对于“生”没有任何优先价值可言,自杀只能是一种“短见”,而历史中的人们却曾面临“死亡”易、“自杀”难的处境。生死成为话题,经常在混乱年代或鼎革之际出现。
相关资料
     史界不见“心史”者久矣! “知人”与“论世”,向为撰写古史者所并重,然现代史学长于“论世”而昧于“知人”,治史模式每每趋同而自闭,书写风格往往单调且乏味。在本书作者看来,“自杀”乃时势抑压下人之行为激变,为世事遭际与人心互动之隐喻表达,绝非统计学意义上之案例分析所能呈现。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深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感 觉的世界  自杀与他杀,同尘与绝尘,爱与恨,生与死。我深信,本书透过“知人”来深究世态变化的路径,在未来中国历史的书写中必将具有特殊的典范意义。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孙江 顾名思义,本书乃是一部研究自杀的专著。在作者的笔下,有郁郁寡欢而死者,有拒婚不从而死者,有决然赴义而死者,还有集体自杀者……他们或她们,生而默默无闻,却以其非常之死留名身后。逝者逝矣。生者是如何追忆死者的呢?死者的故事又是怎样被不断演绎和咀嚼的呢?作者条分缕析,娓娓道来,令人叫绝。本书不止为精密的历史考证之作,更是文学研究者求之而难得的力作。

  日本神户大学大学院人文学研究科副教授滨田麻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