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30日,“历史、人文视野下的自然与健康”(The nature of health, the health of nature: perspectives from history and the humanities)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环境与社会中心共同主办,旨在以“自然的健康”和“健康的自然”为主题,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关联,促进海内外学者交流,推动生态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主任夏明方主持,中心副主任侯深兼任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院长黄兴涛,德国慕尼黑大学蕾切尔·卡森社会与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德意志博物馆研究部主任赫尔穆特·特里施勒,密歇根科技大学环境史杰出教授南希·兰斯顿,以及美国堪萨斯大学荣退教授唐纳德·沃斯特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世界各大洲的二十余位国际学者和数十位来自京内外学术机构的国内学者莅临此次会议。
张建明副书记在致辞中对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此次研讨会顺利召开。他指出,此次会议意义非凡,是由德国慕尼黑大学卡森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七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是中国人民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深厚学术友谊的见证,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研究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步。张建明教授以自身社会学学术背景为例,指出社会个体兼具生物性与社会性,而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同生活于其中的种种自然要素的交换之中。如何认知这种交换与互动,如何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想、制度、经济等等因素,是当前学术界探索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话题。
黄兴涛院长代表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致辞。他指出,此次会议主题“自然的健康、健康的自然”是从生态的视角去理解和看待健康问题。不同文化背景对健康的理解或许各有差异,但对健康的追求却是人类最自然最普遍的愿望。健康是真正“关于人”的人文问题,因而极富学术价值。黄兴涛教授向筹备此次会议的德国卡森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后,赫尔穆特·特里施勒教授代表蕾切尔·卡森中心致辞。他首先追溯了卡森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密切的学术合作历程,高度评价了双方合作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和开放式讨论模式,并对提供这一开放探讨机遇的中国人民大学表示感谢。借用同为卡森中心主任的克里斯多夫·毛赫教授在新著中提出的“缓缓而至的希望”一词,特里施勒教授认为,今年的会议主题正当其时,非常契合当前全球各地推进环境人文学建设的潮流,而借助这样的人文学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对环境保护和治愈自然的思考与实践。他还特别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已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这代表着中国应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卓越努力。
开幕式结束后,在美国堪萨斯大学荣退教授唐纳德·沃斯特先生的主持下,密歇根科技大学环境史杰出教授南希·兰斯顿做了题为“人新世中的气候变化、毒物与健康生态学”的主旨演讲。兰斯顿教授的研究围绕美国和加拿大境内五大湖区展开,该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淡水储存地之一,但气候寒冷,往往被认为是污染罕至之地。然而“二战”后,五大湖区受到非常严重的污染,湖区居民与生物均面临健康问题。迅速扩散的污染同化学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大量化学用品的使用密不可分。透过生态系统,种种化学毒素在鱼、鸟等生物体内累积,并最终通过食品进入人体。虽然加拿大和美国政府曾将某些化学用品禁用,但“历史遗产”仍然留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本被冻结于坚冰中的毒素又释放出来,再次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产生影响。兰斯顿教授以毒多芬和甲基汞两种毒素为例,分别探讨了它们在鳟鱼和潜鸟体内的累积过程,以及与此同时这些动物所扮演着的毒素传播与积累媒介的角色。她指出,鳟鱼和潜鸟在五大湖区的印第安文化中均别具意涵,因而它们的毒化也给当地印第安人造成了不小的文化困惑与冲击。兰斯顿教授最后总结道,在人类主导自然的“人新世”中,有毒化学用品的累积、传播与损害无不倍增,化学物质借助于大气传输和大规模迁徙的鸟类、鱼类动物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扩散,形成巨大的跨越地区和国家界限的全球污染链,致使远离污染的地方同样满目疮痍,风险无处不在。它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位处“人新世”核心的人类,究竟能够为这个地球以及我们人类自己做些什么。
主旨演讲结束后,特里施勒教授等与会学者围绕兰斯顿教授提出的话题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内,会议将继续就“公共健康与经济发展”、“营养,药物与专业知识”、“城市/乡村身体”、“变动的健康概念”等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