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学科交叉问题”专题讲座在人文楼300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历史系董国强教授主讲,半岛·体育bob官方网站马克锋教授主持。
董教授从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发端讲起,指出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仅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也为中国当代史研究开辟了道路。随着大量的鲜活史料的运用和史学观念的变化,当代史研究日益呈现多学科交叉的态势。
董教授依次列举了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魏昂德(Andrew Walder)、王绍光、裴宜理、陈佩华等国内外学者从事中国当代史研究的方法及重要成果。他认为,当代史研究日益受到社会科学和新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选题日趋向下,研究视角从精英走向大众;二是著述风格日益偏向专题实证研究,拒斥宏大叙事;三是解释体系发生变化,从传统史学关注人性论、因果论转向对于社会结构、社会互动的关注;四是研究方法日趋多样,突出表现在信息来源发生重大变化,随着田野调查、口述史等研究方法的使用,研究者在没有档案的前提下也可以开展史学研究,深刻改变了传统的史学研究路径。
董教授以“口述史”研究方法作为具体案例,指出口述历史中的记忆偏差问题、样本容量问题、受访者思想变化问题需要研究者重点关注。他还强调,对于档案文献包括日记、书信等原始资料的关注和分析,仍旧是当代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历史学者的“看家本领”。
马克锋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提到,董教授的报告新颖独到,具有高度的国际视野和广阔的学术眼光,指出了当代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同学们提供了当代史研究方法论指导和经验借鉴,对于从事当代史研究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希望同学们在领略当代史研究发展趋势问题的同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产生兴趣。
文字:王棚 李佳奇
图片:陈双志
友情链接: |
|
快速通道: | 中国人民大学 | 人大新闻 | 国际交流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招生就业处 | 教务处 | 图书馆 | |